考研回顾

2020年5月19号下午6点08分,拟录取名单出来,用浏览器的查找功能快速定位到了自己的名字。历时400多天的考研正式拉下帷幕,心情略有激动,但是马上平复下来。

2019年2月25号这天,是大三下学期开学的第一天,也就是在这一天,正式开始考研历程。早早买了书,目标并没有定的太高,本地区,本专业,本校,也算是考研难度中最小的。事实也证明,考研务必要选择合适自己的学校,不能好高骛远,考研形势越来越严峻,计算机行业更是处于水深火热中,无数人想涌进来,2019年计算机专业在很多学校报考人数出现“爆炸”的情况,所以当时猜到2020的情况只会更加糟糕。考完后从老师那里了解到,有800多人报我这个专业,在疫情扩招前,只录取79人,比江湖上传闻考研只有25%上岸的比例还要更低。

为什么要选择考研?这个问题通常和上班结合,所以会经常看到有人问,上班三年获得社会经验值得还是去读研三年更值得?对于我来说,一定是考研。我一直都认为,教育一定是最好的投资。尤其现在疫情的情况之下,企业的基本盘关乎着能不能撑得过这场疫情,疫情让很多企业破产,倒闭,只有基本盘稳固的企业才能渡过这次疫情,对于个人而言,你的能力和学历就是基本盘,但是你可能还会听到这么一句话:你研究生出来还不是给我一个大专生打工。不否认有这种人存在,但是你别老盯着这种人,这叫幸存者偏差。读研本身不止是对你所学专业的更深入了解,更重要的是改变你的思维方式,而所谓工作三年,你完全可以读研之后去获得,而那些早早去工作的人可能会有自身的天花板。尤其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,你的老板只是希望你能漂亮完成当前工作,而你很可能麻木,没有继续学习,对于计算机行业来说,快速迭代及时更新自己才是王道。

考研真的好累,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,而且大三还有课,有课就去上课,上课也是看着考研的东西,没课就早早去图书馆占位子,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。每天过着重复的生活,晚上等着图书馆关门才走。每天最舒服的时候是从图书馆回宿舍那段路,听着歌,看着一路上的风景,慢慢回到宿舍。

这一年也没有回家,暑假留在学校泡图书馆,天津的夏天很热,印象中没有一天是自然醒的,中午也是躺着睡不着,深入睡眠的时间少之又少。考研除了考察学习能力,心理和生理压力也不少,从不熬夜的我也有了黑眼圈。

考试前一天晚上的图书馆

考试前一天晚上的图书馆

初试那天,心情有点紧张,到了下午第二科英语的时候,已经发现有些人不参加考试了,坐在我前面的那个就放弃了,很难理解。第二天考完结束,心情慢慢放松下来,洗了个澡,收拾好考研的书,笔记。

最难熬的除了备考过程,还有复试过程,由于疫情的影响,本来2月10号查询成绩改到了20号中午12点,20号的前一晚,醒了几次,加了个天津等成绩群,大家都在等着成绩。在20号那天早上10点,天津教育局的网提前公布了成绩,很忐忑输入自己的信息,输完验证码后点击查看。成绩还行,按照往年来说肯定能录取。到了12点,跑去研招网查询,成绩无误,但是多了个排名在备注-101,要知道,今年才招79个,以往我们学校一志愿都不满,今年就爆炸了,和我预料一样,考研开始严峻起来,79个人按照1.2的比例进复试大概是95人,我只能祈求在我前面的人有单科不过线。开始默默复习复试的内容。没过多久,教育部宣布今年扩招18.9万人,我考的专业也在重点扩招范围,这时候开始有了信心。再慢慢过了一两周,每个省份开始陆续公布扩招人数,3月9号,天津宣布扩招2537人,增长22.9%,对于我来说更加充满信心,但是,这2000多人我能不能占一个位置,毕竟天津的高校也不少,大家分起来后每个大学其实并没有多少人。每个大学还要对每个专业分名额,所以还是多多少少有点担心。再过几周,开始有小道消息,有人打电话问学校说能分500多人,但是如果按照整个市才2000多人的规模,一个学校能分500多人似乎不太可信。终于到了4月15号,学校确认这个消息,加上我这个专业是热门专业,肯定能分不少,这时候才安心下来。最后到了5月初,学院正式宣布招收139人,这个扩招幅度已经很不可思议了,于是每天都准备复试的内容。

5月16号正式复试,这是头一回举行网络复试,没有人有经验,只能冲上去,排在5号的我早早开始等待,中间还发生一个小插曲,3号的复试时间不到2分钟就切换到4号,顿时开始紧张起来,喝了口水,等待老师接通我,复试整个过程20分钟,但是感觉很快就结束了,至此,整个考研只剩下等待录取名单。

有人这么比喻考研,考研就好像在一个黑房间里洗衣服,你不知道洗得干不干净,你只能一遍又一遍去洗,一直到开灯那一刻,你才知道衣服干不干净。高考是一群人战斗,而考研你只能一个人战斗,考研并不是必须要去做的事,因为你是成年人了,你可以选择考研,也可以选择不考,但是,你选择了考研,就必须坚持下去,直到开灯那一刻。
回图书馆路上